心肌桥怎么回事
心肌桥是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变异,某段冠状动脉被心肌纤维覆盖形成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其发生机制是胚胎发育中部分冠状动脉未外移至心外膜下;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心梗和猝死;诊断方法有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IVUS和OCT等;不同人群(年轻人、老年人、女性、运动员)受影响不同,注意事项有别;治疗分药物和手术两种;日常管理包括饮食(低盐、低脂、低糖)、运动(选适合的有氧运动)、作息(规律睡眠)、心理(保持乐观)等方面;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有严重并发症,需定期检查和健康生活。
一、心肌桥的定义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变异,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通常走行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然而,在心肌桥这种情况下,某一段冠状动脉会被心肌纤维覆盖,这段覆盖冠状动脉的心肌就被称为心肌桥,而被心肌桥覆盖的冠状动脉则被叫做壁冠状动脉。
二、心肌桥的发生机制
在胚胎发育早期,冠状动脉是走行于心肌内的。随着胚胎的发育,大部分冠状动脉会逐渐外移至心外膜下。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某部分冠状动脉没有完成外移,就会被心肌覆盖,从而形成心肌桥。
三、心肌桥的症状表现
1.大多数心肌桥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这是因为心肌桥在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冠状动脉血流产生显著影响。
2.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这是由于心肌桥在收缩期压迫壁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疼痛部位通常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3.心律失常也可能出现,心肌缺血会影响心肌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脏电传导系统紊乱,进而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等。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心慌、心悸、心跳不规则等症状。
4.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当心肌桥严重压迫壁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就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而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引起猝死。
四、心肌桥的诊断方法
1.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在心肌桥患者中,心电图可能会出现STT段改变等心肌缺血的表现,但心电图的特异性不强,不能仅凭心电图确诊心肌桥。
2.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经胸超声心动图有时可以发现心肌桥,但对于较深部位或较小的心肌桥可能显示不清。
3.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然后利用X线摄影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在心肌桥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可表现为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而舒张期恢复正常,呈现“挤奶现象”。
4.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IVUS可以提供冠状动脉壁的详细结构信息,能够准确测量心肌桥的厚度、长度以及壁冠状动脉的受压程度。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清晰地显示血管壁的微观结构,对于诊断心肌桥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五、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年轻人:年轻人如果患有心肌桥,多数情况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从事剧烈运动,如长跑、打篮球等高强度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心肌收缩力增强,可能会使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的压迫更加明显,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因此,年轻人患者应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肌桥的存在可能会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同时,老年人的心脏储备功能较差,对心肌缺血的耐受性降低,更容易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老年人患者应更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3.女性: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心肌桥引起症状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心肌桥可能更容易引发症状。女性患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绝经后要关注心血管健康,定期体检。
4.运动员:运动员长期进行高强度训练,心脏功能较强,但心肌桥可能会影响心脏在高强度运动时的血液供应。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前,应进行全面的心脏检查,评估心肌桥的情况。如果心肌桥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调整训练强度和项目,避免从事过于剧烈的竞技运动。
六、心肌桥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它可以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轻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的压迫,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能扩张冠状动脉,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心肌供血。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心肌桥切除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桥切除术是通过手术切除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桥,解除对冠状动脉的压迫;冠状动脉搭桥术则是在冠状动脉狭窄或受压部位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新的血管通道,绕过病变部位,保证心肌的血液供应。
七、心肌桥患者的日常管理
1.饮食:建议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控制脂肪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控制糖分摄入,避免过多食用甜食和饮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2.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运动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运动前要进行热身活动,运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
3.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因为熬夜和劳累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可能诱发心肌缺血。
4.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肌桥对冠状动脉的压迫。可以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八、心肌桥的预后情况
大多数心肌桥患者预后良好,通过适当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尤其是那些心肌桥严重、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