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能否自愈取决于缺损大小、位置及患者年龄,小型缺损可能自愈,大型缺损需手术干预。
直径小于5毫米的膜周部或肌部室间隔缺损,在患者年龄较小时(尤其是4岁以内),有较高自愈可能。此时心脏可通过自身修复机制,使缺损逐渐缩小甚至闭合。但若缺损直径超过5毫米,或位于双动脉下型、干下型等特殊位置,自愈可能性显著降低。此外,若缺损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或患者年龄超过5-6岁仍未闭合,则基本失去自愈机会,需通过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介入封堵术等手术方式纠正心脏结构异常。
对于疑似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动态监测缺损变化。若缺损持续存在或出现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