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糜烂性胃炎是否严重,需根据症状表现、糜烂程度与范围、有无并发症、病因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判断。
1.症状表现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若仅出现偶尔的上腹部隐痛、饱胀、消化不良等轻微症状,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和饮食,通常病情相对较轻。但如果出现频繁剧烈的上腹痛、恶心、呕吐,甚至呕血、黑便等症状,则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可能存在胃黏膜的大量出血。
2.糜烂程度与范围
胃镜检查可明确糜烂的程度和范围。若糜烂灶较小且分散,数量不多,一般病情相对可控;反之,若糜烂范围广泛,呈大片状分布,或者存在深度较深的糜烂,对胃黏膜的损伤较大,病情相对严重。
3.有无并发症
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如幽门梗阻、胃溃疡、胃穿孔等,病情相对容易治疗和恢复。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
4.病因及持续时间
病因不同对病情严重程度也有影响。由饮食不规律、偶尔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逆因素引起的胃窦糜烂性胃炎,在去除病因后,病情往往较易好转。而由幽门螺杆菌(Hp)长期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治疗相对复杂,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持续进展,较为严重。此外,疾病持续时间较长,超过数月甚至数年,胃黏膜反复受损,也提示病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