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怎样的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步骤包括麻醉、建立气腹、插入器械、切除阑尾、止血和缝合等。
1.麻醉
手术开始前,患者需接受全身麻醉。麻醉师会先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迅速进入无意识状态,同时给予肌肉松弛剂,保证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随后插入气管导管,连接麻醉机,持续为患者输送氧气和维持麻醉状态的气体,全程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意识、感觉不到疼痛,且生命体征平稳,为手术创造安全条件。
2.建立气腹
患者麻醉成功后,在脐部做一个约1cm的小切口,使用气腹针经此切口穿刺进入腹腔。确认气腹针位置正确后,通过气腹针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一般将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2-15mmHg,这样可以使腹壁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形成足够的空间,为后续手术操作提供清晰的视野。建立气腹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防止出现气体栓塞、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气腹建立成功后,拔除气腹针,在该切口处插入10mm的套管针,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
3.插入器械
在腹腔镜的监视下,于右下腹和左下腹分别做0.5-1cm的小切口,插入5mm或10mm的套管针,作为操作孔。通过这些操作孔,分别插入分离钳、抓钳、电凝钩等手术器械。手术医生借助腹腔镜显示屏上呈现的腹腔内图像,使用器械进行精细操作,如分离阑尾周围的粘连组织,充分暴露阑尾,为切除阑尾做好准备。在插入器械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避免损伤腹腔内的其他脏器。
4.切除阑尾
阑尾暴露充分后,使用抓钳夹住阑尾尖端,将其提起。用电凝钩或超声刀分离阑尾系膜,结扎或电凝切断系膜内的血管,直至阑尾根部完全游离。在距离盲肠0.5-1cm处,用可吸收线或钛夹夹闭阑尾根部,然后在夹闭处远端切断阑尾,完整切除病变阑尾。切除后的阑尾放入标本袋中,经操作孔或适当扩大切口后取出体外。整个切除过程需精准操作,防止阑尾内容物溢出污染腹腔,引发术后感染。
5.止血和缝合
阑尾切除后,仔细检查手术创面,使用电凝或缝合的方式对出血点进行止血,确保无活动性出血。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吸净冲洗液,减少术后感染风险。确认腹腔内无异常后,拔除套管针,排出腹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对于1cm的切口,一般需缝合1-2针,0.5-1cm的小切口用创可贴覆盖即可。最后对手术切口进行消毒,覆盖无菌敷料,手术结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及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