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需从伤口护理、活动与休息、饮食管理、疼痛观察与处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护理,伤口要清洁干燥防感染,活动要循序渐进,饮食要易消化营养均衡,关注疼痛情况,早产儿和有基础疾病小儿护理更精细。
活动与休息
术后当日建议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哭闹、奔跑、跳跃等活动,防止腹压升高导致疝气复发。小儿天性活泼好动,家长需留意患儿行为,尽量安抚其情绪,减少哭闹。一般术后1-2天可适当在床上进行翻身等轻微活动,3-5天可逐渐增加室内活动量,但仍要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管理
术后饮食应遵循易消化原则,可给予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因为便秘会增加腹压,不利于术后恢复。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奶,保证营养均衡摄入。
疼痛观察与处理
密切关注小儿术后有无疼痛不适,小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需观察其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若小儿出现持续哭闹不止、烦躁不安等情况,要考虑是否因疼痛等原因导致,可通过安抚等方式尝试缓解,若疼痛较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告知医生。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小儿,术后护理更要精细。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严格遵循医护人员的护理指导,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伤口恢复情况。有基础疾病的小儿,要同时关注基础疾病与疝气术后恢复的相互影响,严格按照针对该特殊情况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要注意活动量的控制需更加谨慎,防止因活动不当加重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