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1岁以下婴儿脐疝多数可随年龄自愈,可观察,用疝气带辅助,减少婴儿增加腹压情况;满2岁未自愈、直径超2厘米或嵌顿时需手术,手术方式有脐疝修补术,成年脐疝多需手术修补,术前评估,术后护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术前控制基础疾病,术后密切观察护理康复。
一、非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脐疝,多数可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肌肉逐渐强壮而自愈。因为婴儿的脐环在出生后还有逐渐闭锁的过程,此阶段可先观察,暂不进行手术。
具体措施:可使用疝气带压迫脐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婴儿腹部血液循环。同时,要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发生,因为这些因素会促使脐疝突出加重。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当婴儿满2岁脐疝仍未自愈;或者脐疝直径较大(超过2厘米);以及发生嵌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伴有疼痛等症状)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一般采用脐疝修补术,通过手术将疝环关闭,加强腹壁的强度。手术相对较为安全,但对于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儿,手术的具体操作和术后恢复会有所差异。对于成年患者出现的脐疝,也多需要手术修补,手术方法与小儿有所不同,但原理都是修复腹壁的缺损。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的一般状况、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让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早增加腹压的活动,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较多的情况,手术前需要更好地控制基础疾病,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及身体状况,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