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的症状是什么
口腔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等部位,口底囊肿增大可影响语言、咀嚼、吞咽,儿童还会影响营养摄入与生长发育,颏下可现无痛性肿块;囊肿生长缓慢,病程长;表皮样囊肿可因外伤发病,无自觉症状,继发感染时儿童易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皮样囊肿含皮肤附件是其特征之一,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一、口腔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的症状表现
(一)部位相关症状
1.好发部位:口腔皮样及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等部位。发生于口底时,囊肿逐渐增大可使舌体抬高,影响语言、咀嚼甚至吞咽功能,对于儿童而言,口底囊肿可能因影响吞咽导致进食困难,进而影响营养摄入与生长发育;发生于颏下时,可在颏下部出现无痛性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生长缓慢。
2.局部表现:囊肿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之有面团样柔韧感,一般无压痛。在儿童中,若囊肿较大可能影响外观,给儿童心理带来一定压力,而成年人多因局部异常肿块就诊。
(二)生长特性相关症状
1.缓慢生长:囊肿生长较为缓慢,病程可较长,数月甚至数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若口底囊肿缓慢增大,可能逐渐出现上述影响语言、咀嚼等功能的表现;成年人则可能在发现局部肿块后,因未及时处理而逐渐感受到局部的不适及功能受限情况。例如,口底囊肿较大时,患者说话可能含糊不清,咀嚼时食物易滞留在囊肿周围,影响咀嚼效率。
(三)其他相关表现
1.与表皮样囊肿的特殊表现:表皮样囊肿有时可因外伤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发病,若发生在口腔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常规口腔检查时被发现,但当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较成年人更易出现感染情况,感染时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可能影响进食、睡眠等。而皮样囊肿含有皮肤附件,如毛发等,这是其相对表皮样囊肿的一个特征性表现,但临床上以此作为主要诊断依据时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