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病因90%以上为病毒,细菌多为继发,小儿因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易发病,不同年龄表现有别,局部和全身有相应症状,诊断依临床表现和血常规等,治疗以对症为主,需注意休息、饮食等,有基础病或免疫低下小儿要加强护理。
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小儿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如鼻腔短小、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发生感染,且小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呼吸道黏膜缺少SIgA等,更易发病。不同年龄小儿发病表现略有差异,婴幼儿症状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烦躁、拒食等;年长儿症状相对轻,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咳嗽等。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热度高低不一,婴幼儿可因高热引起惊厥;还有部分患儿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体征方面,可见咽部充血,有时可有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等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同时需与流行性感冒等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多饮水。如有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或适当使用退热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如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对于小儿患者,要特别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在生活方式方面,患病期间应让小儿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更要加强护理,密切关注病情,因为这类小儿发生重症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谨慎对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