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病毒性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婴儿病毒性感冒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病毒通过飞沫、接触传播,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环境温度湿度剧烈变化、室内通风不良,处于人群密集场所,有基础疾病及个体差异等因素使其易受感染。
一、病毒传播途径感染
婴儿病毒性感冒主要由病毒通过多种途径感染所致。其中,飞沫传播是常见方式,比如患有感冒的成人或大孩子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含有病毒的飞沫,婴儿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另外,接触传播也是重要途径,婴儿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像玩具、门把手等,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等部位,病毒便有机会侵入婴儿体内引发感冒。
二、自身免疫力因素
婴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较弱。与成人相比,婴儿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等都处于较低的状态,对病毒的抵御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而患上病毒性感冒。比如,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部分抗体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自身又不能快速有效地产生足够的抗体来对抗病毒,就增加了感染风险。
三、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容易使婴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易受病毒感染引发感冒。例如,天气突然转凉,婴儿没有及时增添衣物,体表血管收缩,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病毒就容易入侵。另外,室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相对较高,婴儿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感染病毒性感冒的几率也会增加。
四、人群聚集因素
婴儿若处于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托儿所、幼儿园等,人群中携带病毒的个体较多,病毒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婴儿接触到病毒的概率也就更高,进而更容易患上病毒性感冒。因为在人群密集处,空气流通差,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快速传播扩散。
五、特殊病史及个体差异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婴儿,比如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其身体状况本身就比较脆弱,抗病能力更差,相对更容易感染病毒性感冒,且感染后可能病情发展相对较重。而不同个体的婴儿由于遗传等因素,对病毒的易感性也存在差异,一些婴儿可能就比其他婴儿更易受到病毒性感冒病毒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