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成分有哪些
肾结石成分多样,常见的有草酸钙结石(约占70%-80%,与高草酸饮食等有关)、磷酸钙结石(约占10%-20%,与尿液碱化及尿路感染有关)、尿酸结石(约占5%-10%,与尿酸代谢异常及高嘌呤饮食有关)、胱氨酸结石(罕见,约占1%以下,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的遗传性疾病有关)、感染性结石(约占10%,与细菌感染使尿液碱化有关)。
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约占肾结石的70%-80%。草酸钙结石通常表面粗糙,呈桑椹样,颜色多为棕褐色。其形成与高草酸饮食、尿液中草酸浓度升高等因素有关。例如,长期大量摄入菠菜、苋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会增加尿液中草酸的排泄,从而促进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在不同年龄、性别中均可发生,男性相对多见,生活中若饮水较少、尿液浓缩也会增加其形成风险。
磷酸钙结石:约占肾结石的10%-20%,结石呈灰白色,表面较粗糙。它的形成与尿液碱化有关,常见于尿路感染患者,因为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pH值升高,促使磷酸钙结晶沉积形成结石。对于有尿路感染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此类结石。
尿酸结石:约占肾结石的5%-10%,结石呈黄色或棕红色,表面光滑。尿酸结石的形成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当尿酸排泄过多或尿液尿酸浓度过高时,容易形成尿酸结晶并进一步形成结石。高嘌呤饮食是常见诱因,如长期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的食物,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加。男性尿酸结石患者相对较多,肥胖、患有代谢综合征等人群也易出现尿酸结石。
胱氨酸结石:较为罕见,约占肾结石的1%以下,结石呈淡黄色,表面光滑。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相关的结石,由于肾小管对胱氨酸等氨基酸重吸收障碍,导致尿液中胱氨酸浓度升高,从而形成结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感染性结石:主要成分是磷酸镁铵和碳酸磷灰石,约占肾结石的10%。这类结石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细菌产生的酶分解尿素,使尿液中氨含量增加,尿液碱化,促使磷酸镁铵等结晶沉积形成结石。多见于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特点,尿路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也更易形成感染性结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