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佝偻病怎么办
一岁宝宝佝偻病由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治疗需补维生素D、增日照、调饮食,要定期体检、加强骨骼等护理,特殊人群要遵医嘱、保安全舒适
一、明确病因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病变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一岁宝宝患佝偻病多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快等因素有关。
二、治疗措施
1.补充维生素D:
一般来说,一岁宝宝每日需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D滴剂等,以促进钙的吸收。
增加日照时间也很重要,家长可在天气适宜时,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让皮肤适当接受阳光照射,因为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但要注意避免宝宝晒伤,且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会阻挡紫外线。
2.调整饮食:
保证宝宝饮食中钙的充足供应,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添加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母乳或配方奶是一岁宝宝钙的重要来源,1岁宝宝每天应保证600-800毫升的奶量)、豆制品(如豆腐等,但要注意适量添加,避免引起消化不良)等。
三、预防与护理要点
1.定期体检:
定期带一岁宝宝进行体检,通过检查血液中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以及骨骼X线检查等,及时发现宝宝是否存在佝偻病相关问题,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干预措施。
2.加强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骨骼护理,避免过早让宝宝站立或久坐,因为此时宝宝的骨骼还比较柔软,过早站立或久坐可能会导致骨骼变形。例如,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站立玩耍,抱宝宝时也要注意姿势,避免对宝宝的骨骼造成不良影响。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因为患有佝偻病的宝宝可能出汗较多,及时清洁皮肤可以预防皮肤感染等问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岁宝宝属于特殊人群,在应对佝偻病时,要特别注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由于宝宝年龄小,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补充维生素D和调整饮食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自行盲目补充导致维生素D过量或其他不良反应。同时,在带宝宝户外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宝宝的皮肤状况,确保宝宝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日照等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