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的诊断
耳石症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病史采集要了解发病情况和症状表现;体格检查有眼震检查的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辅助检查包含听力学、前庭功能(前庭诱发电位、平衡功能检查)及影像学(头颅CT或MRI)检查,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病史采集
1.发病情况:了解患者耳石症症状出现的具体时间、诱因,比如是否有头部外伤、长时间不良头位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发病诱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与耳部感染等病史相关,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也需询问相关情况。
2.症状表现:询问眩晕发作的特点,包括眩晕持续时间,一般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眩晕发作与头位变化的关系,往往在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时发作等;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伴随症状,不同年龄人群伴随症状可能有不同表现,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晰需仔细观察。
二、体格检查
1.眼震检查:
Dix-Hallpike试验:让患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患侧转45°,迅速躺下,头悬于床缘外,观察患者眼震情况。正常情况下眼震有潜伏期,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方向为旋转性,有疲劳性。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该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轻柔,儿童要安抚好避免不配合。
滚转试验:将患者置于检查椅上,快速向一侧翻转,观察眼震情况,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双侧半规管病变等情况。
三、辅助检查
1.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等,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耳部疾病导致眩晕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听力测试结果判读有相应标准,儿童可能需要在安静环境下进行测试以获取准确结果。
2.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诱发电位:可检测前庭终器及前庭神经的功能,对于耳石症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价值,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进行该项检查时需注意电极放置等操作规范。
平衡功能检查:如闭目直立试验等,了解患者平衡功能情况,辅助判断耳石症对平衡系统的影响程度。
3.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主要用于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如肿瘤、脑血管意外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CT需注意辐射剂量,儿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MRI对软组织显示好,可更好地观察内耳等结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