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老人流鼻血常见原因包括鼻腔局部因素(鼻黏膜干燥、鼻息肉鼻窦炎等)和全身性因素(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应急处理是让老人坐下前倾、捏住鼻翼压迫并冷敷,频繁等情况需就医,老年人要注意保持鼻腔湿润、控制基础疾病、家人多关注鼻腔健康。
一、老人流鼻血的常见原因
1.鼻腔局部因素
鼻黏膜干燥:老年人鼻黏膜的分泌功能减退,加上空气干燥等因素,鼻黏膜容易变得干燥脆弱,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例如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老人鼻腔黏膜干燥的情况更为常见。
鼻息肉、鼻窦炎等鼻部疾病:鼻息肉会导致鼻腔内空间结构改变,局部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鼻窦炎会引起鼻黏膜炎症充血,也容易出现流鼻血现象。
2.全身性因素
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较为常见,血压升高会使鼻腔内的小血管承受较大压力,容易破裂出血。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发生率比血压正常者高。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受到影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凝血机制,从而引发流鼻血。
心血管疾病:像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血管的弹性和血液循环,当血压波动时,容易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
二、老人流鼻血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1.应急处理
让老人坐下,身体稍微前倾,不要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不适或误吸。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以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就医建议
如果老人流鼻血频繁发生、出血量较大难以止住、伴有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或者本身有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如鼻内镜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3.特殊人群(老人)的温馨提示
老年人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不良习惯。有高血压的老人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定期监测血压。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要严格遵循医嘱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家人要多关注老人的鼻腔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陪伴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