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有祛痰、平喘药物,抗感染分抗病毒和抗菌药物,小儿用药需谨慎,婴幼儿用儿童专用剂型并观察反应,有基础病史要告知医生避免加重病情。
一、对症治疗药物
1.祛痰药物:当小儿支气管炎有痰液且不易咳出时,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有研究表明,氨溴索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2.平喘药物:若小儿支气管炎伴有喘息症状,可使用平喘药物。例如,β受体激动剂,其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但需注意低龄儿童使用时的特殊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
二、抗感染药物
1.抗病毒药物:如果小儿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在病程早期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奥司他韦对于流感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能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但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一般不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需根据具体病毒类型和病情由医生判断是否使用。
2.抗菌药物:当考虑小儿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出现脓性痰液、白细胞升高等细菌感染迹象时,可使用抗菌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例如,头孢克洛属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有抗菌活性,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小儿呼吸道感染。但使用抗菌药物需严格掌握指征,避免滥用,应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药物使用上需格外谨慎。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同时,不同性别小儿在药物代谢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一般影响不大,主要还是基于体重、病情等因素来调整药物相关情况。有基础病史的小儿,如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心功能等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病情的药物,用药前需告知医生患儿的病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