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的区别是什么
膀胱炎与尿路感染均为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膀胱炎属下尿路感染,病变主要在膀胱,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等,全身症状不明显;尿路感染范围宽泛,包括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有全身症状等,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等有差异,膀胱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类型,需据上、下尿路感染综合判断处理。
解剖部位: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包括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膀胱炎属于下尿路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变部位在膀胱;而尿路感染的范围更宽泛,涵盖了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整个尿路系统的感染。
临床表现:
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如无明显发热等。女性较为常见,尤其在性生活活跃期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这与女性尿道短、直且靠近肛门,容易被细菌污染等因素有关;年龄方面,老年女性膀胱炎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局部抵抗力下降等有关。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除了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常伴有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肾区有叩击痛等;下尿路感染主要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但如果下尿路感染未及时控制蔓延至上尿路也可出现全身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尿路感染可能表现为发热、哭闹、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男性尿路感染如果是由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引起,可能会有排尿困难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膀胱炎患者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可有红细胞,一般尿细菌培养可阳性;尿路感染时,上尿路感染尿常规除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外,可能会有蛋白尿等,尿细菌培养阳性,且定位检查(如膀胱冲洗后尿培养等方法)可区分上、下尿路感染。
影像学检查:膀胱炎一般无需常规影像学检查,但若反复发作的膀胱炎,可考虑进行超声等检查看膀胱有无结构异常等;尿路感染时,尤其是上尿路感染,为了明确有无尿路梗阻、结石等基础病变,常需要进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总之,膀胱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类型,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属于下尿路感染)来综合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