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的症状及治疗
尿道炎分为女性和男性症状,女性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及下腹部不适等,男性有尿道刺痒、灼痛、尿频、尿急、尿道口分泌物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避免性生活,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护理及基础病控制要求)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选药,儿童和老年患者用药有特殊原则)。
一、症状
1.女性尿道炎症状:女性尿道炎常见症状有尿频,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有尿意时需立刻排尿,否则难以控制;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或刺痛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道分泌物,初期分泌物量少,呈稀薄状,病情发展可能变得黏稠。另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不适,在性生活后症状可能加重,且由于女性尿道较短,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因素易引发尿道炎,不同年龄女性发病后症状表现可能因自身机体状况略有差异,年轻女性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好时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仍需重视。
2.男性尿道炎症状:男性尿道炎典型症状有尿道刺痒、灼痛,有的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道口可能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可见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有时仅表现为痂膜封口或裤裆污秽。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附睾炎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段男性发病情况不同,老年男性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病后症状可能更易迁延不愈,且可能合并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使症状表现更复杂。
二、治疗
1.一般治疗:无论男女,患病期间都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通过尿液冲洗尿道,有助于缓解症状。同时要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加重病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尿道炎需特别注意卫生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老年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情况,如合并糖尿病等,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尿道炎的恢复,且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加重尿道炎病情。
2.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药物,常见病原菌有大肠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可选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具体药物选择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不过在经验性治疗时可根据常见病原菌选用相应抗生素,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老年患者用药要考虑肝肾功能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