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是什么
压力性尿失禁是腹压突然增加时出现不自主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的情况,发病与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有关,女性妊娠分娩、年龄增长等易引发,临床表现为腹压增加时漏尿伴尿频尿急等,诊断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等,治疗以非药物干预盆底肌训练为基础,严重者需手术,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喷嚏、大笑、运动等,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的情况。
一、发病机制
其发生主要与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有关。盆底肌肉和筋膜、韧带等结构对尿道和膀胱起到支撑作用,当这些结构受损或功能异常时,在腹压增加时就无法维持尿道的正常关闭功能,从而导致尿液漏出。例如,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盆底组织受到过度牵拉,可能损伤盆底支持结构,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盆底组织萎缩、弹性减退,也容易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二、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漏尿,同时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因妊娠、分娩相关因素发病,症状出现相对较年轻;老年人群则多因盆底组织退变等原因,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有吸烟习惯等可能增加腹压,从而加重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有相关病史如盆腔手术史等的人群,也更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三、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等进行诊断。病史询问包括了解漏尿发生的频率、程度、相关诱发因素等;体格检查可能会进行盆底肌肉检查等;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尿道压力、膀胱功能等,明确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四、治疗方式
非药物干预是基础,包括盆底肌训练,通过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收缩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进行多次训练,一般建议至少持续6-8周或更长时间,对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一些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方式,但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进行盆底肌训练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妊娠、分娩后的女性要重视产后盆底康复训练,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