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有哪些症状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有腹痛(多在饱餐或进食高脂食物后突然发作,程度剧烈,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厌食等)、发热(病情轻低热,重高热)、黄疸(部分有,因炎症波及胆总管致胆汁排出不畅);慢性胆囊炎有腹痛(右上腹隐痛、胀痛或不适,间断发作,进食油腻加重)、消化道症状(消化不良、嗳气、腹胀等),不同年龄、妊娠期、有特定生活方式或基础疾病人群症状有差异
急性胆囊炎:
腹痛:多发生于饱餐或进食高脂食物后,疼痛常突然发作,程度较为剧烈,可为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这是因为胆囊发生炎症,胆囊收缩、胆汁排出受阻,刺激胆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疼痛。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的症状。
消化道症状: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发热:病情较轻时可能仅有低热,病情较重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39℃左右,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防御反应,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被激活参与炎症的应对,从而引起体温升高。
黄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黄疸,这是由于炎症波及胆总管,导致胆总管痉挛或水肿,引起胆汁排出不畅,胆红素逆流进入血液所致。
慢性胆囊炎:
腹痛:症状相对不典型,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不适感,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可间断发作,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往往会加重。这是因为胆囊长期存在炎症,胆囊的浓缩和排空功能受到一定影响,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炎症刺激加重,从而引发疼痛。
消化道症状: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嗳气、腹胀等症状,与胆囊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影响食物的消化有关。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胆囊有异常。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胆囊炎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胆囊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腹痛可能更为剧烈,且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女性在妊娠期发生胆囊炎的风险可能增加,症状可能与非妊娠期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有肥胖、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胆囊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其症状可能更易因饮食因素诱发。有胆囊结石病史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胆囊炎更容易复发,症状可能相对更为典型或反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