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早期会有症状吗
佝偻病早期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闹、夜间惊醒多汗、枕秃等;有骨骼改变早期迹象,3-6个月婴儿可颅骨软化,6个月以上婴儿可方颅,还有肋骨串珠、肋膈沟等胸部改变;肌肉运动功能发育受影响,表现为坐、立、行等运动发育迟缓,不同年龄、性别患儿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如日照不足等会增加患病风险
一、神经精神症状
佝偻病早期常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婴儿期较为多见,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使神经兴奋性增高。患儿可表现为易激惹、烦闹,常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惊醒、多汗等情况,多汗以头部明显,因汗多刺激头皮,患儿会不断摇头擦枕,从而出现枕秃现象。这是因为汗液中的酸性物质刺激皮肤,加上婴儿头部不断摩擦枕头,导致枕部头发脱落形成枕秃,这一表现对于早期发现佝偻病有一定提示作用,不同年龄、性别患儿均可能出现此类神经精神症状,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日照不足等)的儿童更易发生。
二、骨骼改变相关早期迹象
1.颅骨改变:3-6个月婴儿的颅骨较软,由于骨样组织增生,可能会出现颅骨软化,用手指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央部位,有乒乓球样的感觉。6个月以上婴儿,颅骨边缘可能增厚,形成方颅,头颅外形呈方形,这与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颅骨骨化障碍有关,不同年龄阶段婴儿骨骼发育特点不同,此表现可因年龄、个体生长发育差异有所不同。
2.胸部改变:早期胸部可能出现肋骨串珠,即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形成钝圆形隆起,多发生在肋骨的第7-10肋部位;还可能出现肋膈沟,是由于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这些胸部改变与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相关,性别差异在早期骨骼改变上无明显特殊表现,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儿童发生概率有差异,如日照少的儿童更易出现。
三、肌肉运动功能发育相关表现
佝偻病早期患儿肌肉力量减弱,会影响运动功能发育。由于低血钙导致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坐、立、行等运动发育迟缓。例如,正常6个月婴儿能独坐,而患佝偻病早期的婴儿可能独坐不稳;正常8个月婴儿能爬,患病婴儿可能爬行延迟等。这是因为钙参与肌肉的收缩舒张过程,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进而影响肌肉功能,不同年龄患儿运动发育进程不同,此表现会因年龄差异而有不同程度体现,生活方式中运动锻炼不足等情况会加重该方面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