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要如何护理
幼儿急疹护理包括发热护理、皮肤护理、休息与环境护理,对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幼儿需更谨慎,发热护理要监测体温、物理降温;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穿舒适衣物;休息与环境护理要保证充足休息、维持适宜环境,特殊幼儿要灵活调整护理措施确保安全健康恢复。
一、发热护理
1.监测体温:密切观察幼儿体温变化,幼儿急疹常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及以上,需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以便及时掌握体温波动情况。对于婴幼儿,可通过触摸颈部、腋下等部位初步判断体温高低,但准确测量仍需使用体温计。
2.物理降温:当幼儿体温处于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用温水擦拭幼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每次擦拭时间约10-15分钟,注意保暖,避免幼儿着凉。另外,可给幼儿适量饮用温开水,既有助于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又能促进新陈代谢,辅助降温。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幼儿出疹期间,皮肤会有皮疹出现,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给幼儿轻柔洗澡,洗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搓揉皮疹部位,防止皮疹破损引起感染。洗完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不要擦拭。
2.穿着舒适衣物:给幼儿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类或过紧的衣物,以免摩擦皮疹,加重不适。勤换衣物,保持衣物清洁,若幼儿出汗,及时更换,保持皮肤干爽。
三、休息与环境护理
1.保证充足休息:让幼儿多休息,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休息有助于幼儿身体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活动,避免幼儿过度劳累。
2.维持适宜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让幼儿直接吹风,防止着凉。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幼儿,在护理幼儿急疹时需更加谨慎。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发热等情况的耐受能力较差,更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降温;有基础疾病的幼儿,其身体状况相对脆弱,出疹期间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同时,要根据这些特殊幼儿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护理措施,以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