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怎么办
小儿咳嗽原因多样,有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保持室内适宜环境、多喝温水、拍背排痰等,有就医指征,新生儿、早产儿及有过敏史小儿需特殊注意,还需谨慎对待滥用止咳药和让小儿接触吸烟环境等情况。
一、明确小儿咳嗽的常见原因
小儿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气道异物、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引发过敏性咳嗽)、气候突变等。不同原因导致的咳嗽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例如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常伴有发热、流涕等症状;过敏引起的咳嗽多有反复发作、接触过敏原后加重等特点。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保持室内适宜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适宜的温湿度有助于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比如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加重咳嗽,而合适的湿度能让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利于痰液排出。
多喝温水:让小儿多饮用温水,温水可以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年龄较小的婴儿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以补充水分。
拍背排痰:如果小儿有痰液,家长可以让小儿侧卧,然后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小儿的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往内进行拍打,通过振动使痰液松动,便于排出。对于小月龄婴儿,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
三、就医指征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就医指征:如果小儿咳嗽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咳嗽剧烈影响进食和睡眠、咳嗽伴有喘息、口唇发紫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重,如肺炎、喉炎等严重疾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新生儿或早产儿出现咳嗽情况要格外重视,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面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对于有过敏史的小儿,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清除尘螨等。
四、需谨慎对待的情况
不要自行给小儿滥用止咳药物,尤其是含有中枢性镇咳成分的药物,如可待因等,因为小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滥用镇咳药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无法排出,加重病情。
避免让小儿接触吸烟环境,烟雾会刺激小儿的呼吸道,加重咳嗽症状,并且增加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