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什么病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发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有急、亚、慢性期不同临床表现,靠病史、皮疹等诊断,需与其他病鉴别,治疗管理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
临床表现
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的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搔抓后出现糜烂、渗出等。急性湿疹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等部位,多对称分布。
亚急性期:红肿及渗出减轻,以小丘疹、结痂、鳞屑为主。
慢性期:由急性及亚急性期迁延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可伴有色素沉着或减退,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部位,多呈对称分布。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皮疹特点、病程等进行诊断。一般需要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神经性皮炎常有苔藓样变,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等。
治疗与管理
一般治疗:寻找可能的诱因,如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思想情绪等,以及有无慢性病灶和内脏器官疾病。避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擦拭及接触可能敏感的物质等;衣着应宽松、轻软,避免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
药物治疗:根据湿疹的不同分期及部位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急性期无渗出时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等冷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等;慢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尿素软膏等。对于瘙痒明显的患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
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湿疹较为常见,婴儿湿疹多在出生后1-3个月发病,1岁以后逐渐减轻。儿童湿疹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洗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由于儿童皮肤薄嫩,在选择药物时应选用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衣物选择,以纯棉宽松为宜,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成年人:成年人湿疹可能与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有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焦虑等情绪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特定的食物、化学物质等。
老年人:老年人湿疹常因皮肤干燥等因素诱发,皮肤干燥是老年人常见问题,所以老年人湿疹患者要注重皮肤保湿,可选择滋润性好的保湿产品。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谨慎选择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