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或刺激导致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要病因包括颈椎退变、椎动脉本身病变、颈部外伤和颈部肌肉痉挛等,其主要症状有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猝倒及上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椎动脉造影可确诊,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正确姿势、加强颈部肌肉锻炼、避免颈部受伤和受凉、控制体重等。
1.病因
颈椎退变: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刺形成等,可导致椎动脉受压。
椎动脉本身病变:如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
颈部外伤:颈椎骨折、脱位等可直接损伤椎动脉或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或供血不足。
颈部肌肉痉挛:颈部肌肉紧张、痉挛可压迫椎动脉,影响椎动脉的血液供应。
2.症状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
头痛:主要位于枕部、顶部或颞部,多为跳痛或胀痛。
视觉障碍:可出现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等。
猝倒:在转头或仰头时,突然出现下肢发软、跌倒,但意识清醒。
其他:还可伴有上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3.诊断
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如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等,结合颈部活动受限等体征,可初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影像学检查: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帮助了解颈椎的结构变化,如椎间盘突出、椎体骨刺等,以及椎动脉的情况。
椎动脉造影: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金标准,但为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
4.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颈部制动、颈椎牵引、理疗、按摩、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椎动脉梗死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等。
5.预防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颈部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如颈部保健操。
避免颈部受伤和受凉。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6.注意事项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颈部过度活动。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手术治疗应选择正规医院,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总之,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可引起眩晕、头痛等症状。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颈部保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