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吃什么药
小儿扁桃体炎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无过敏史且2岁以下相对安全风险低,用前皮试)、头孢菌素类(2岁以上合理选用,用前注意过敏史);病毒感染可考虑利巴韦林(2岁以下慎用);对症治疗包括发热时用对乙酰氨基酚(按剂量用)、局部用含漱液(注意小儿误咽及协助使用),用药需医生判断并考虑小儿年龄等因素遵循安全用药原则。
一、抗生素类药物
(一)青霉素类
如果小儿扁桃体炎是由敏感细菌感染引起,且无青霉素过敏史,可考虑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例如青霉素G,其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但使用前需进行青霉素皮试,以确保患儿不过敏,该类药物对2岁以下小儿相对安全风险较低,但仍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二)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药物也是常用的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对产青霉素酶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活性与头孢羟氨苄相同,对不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头孢羟氨苄强2-4倍。不同年龄段小儿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受性有所不同,一般2岁以上小儿可根据病情合理选用,使用前同样需注意有无过敏史。
二、抗病毒药物
(一)利巴韦林
如果小儿扁桃体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利巴韦林可能有一定作用。它能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从而抑制病毒的RNA和DNA合成,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但对于2岁以下小儿使用需谨慎评估,因为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如溶血性贫血等,应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三、对症治疗药物
(一)解热镇痛药
当小儿扁桃体炎伴有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解热镇痛的作用,适合各年龄段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但要注意按照小儿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对于6个月以上小儿相对更安全可控,能有效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但需根据小儿具体情况合理应用。
(二)局部用药
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有消毒防腐作用,能清洁口腔、减轻扁桃体炎引起的局部炎症和不适,但小儿使用时需注意防止误咽,且年龄较小的小儿可能不太配合含漱操作,需要家长协助正确使用。
小儿扁桃体炎用药需严格依据病情由医生判断后选用,同时要充分考虑小儿年龄、个体差异等因素,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以保障小儿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