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平足可以矫正,非手术矫正方法包括功能锻炼(幼儿期在柔软地面行走奔跑、学龄期足尖站立等)和佩戴矫形器具(婴幼儿用定制矫形鞋垫、稍大儿童用足弓支具),少数严重情况可考虑手术矫正(需满足严重非手术无效等指征,手术方式如跟骨内移截骨术等,矫正中要关注年龄、生活方式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非手术矫正方法
1.功能锻炼
对于幼儿期儿童:可通过让其在沙滩、草地等柔软地面上行走、奔跑,锻炼足部肌肉力量。研究表明,适当的足部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强足部肌肉对足弓的支撑作用。例如,每天安排15-20分钟的此类活动,能促进足部肌肉的发育,对扁平足的矫正有一定帮助。
学龄期儿童:可进行足尖站立、踮脚走路等练习。足尖站立时,能够刺激足部肌肉收缩,强化足弓周围的肌肉群。一般每天进行3-4组,每组持续10-15秒的足尖站立练习,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扁平足情况。
2.佩戴矫形器具
对于婴幼儿扁平足:可使用定制的矫形鞋垫。矫形鞋垫能够提供良好的足弓支撑,根据儿童足部的具体形态进行定制,能有效引导足部骨骼的正常发育。研究显示,佩戴合适的矫形鞋垫3-6个月后,部分婴幼儿扁平足情况可得到明显改善。
对于年龄稍大但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可佩戴足弓支具。足弓支具能够限制足部异常的活动,维持足弓的正常形态。在佩戴过程中,需要定期根据儿童足部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的矫正效果。
二、手术矫正方法(适用于少数严重情况)
手术指征:当儿童扁平足非常严重,经过长时间的非手术矫正效果不佳,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行走功能、生活质量,并且足部骨骼发育已经基本成熟时,才会考虑手术矫正。例如,儿童出现明显的疼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的学习、运动等活动,经过评估后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跟骨内移截骨术等。手术的目的是通过调整足部骨骼的结构,重建足弓。但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康复方案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足部功能的恢复。
在儿童扁平足矫正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年龄因素,因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足部发育情况不同,矫正方法的选择和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同时,要考虑儿童的生活方式,鼓励儿童保持适当的运动和正确的行走、站立姿势。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等特殊病史的儿童,更要加强早期的监测和干预,以便及时发现扁平足情况并采取合适的矫正措施。此外,在整个矫正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儿童在矫正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