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性颌骨癌是什么
中央性颌骨癌是发生于颌骨中央区域的恶性肿瘤,多原发于下颌骨,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早期有牙痛等表现,局部有颌骨膨隆等病变,组织学上多源于牙胚成釉上皮剩余细胞等,诊断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为主,早期局限者预后相对好,晚期广泛者需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一、临床表现方面
年龄与性别因素: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龄人群由于身体机能等差异,发病后的症状表现可能在严重程度等方面有一定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症状可能更易影响其生活质量。
早期症状: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常表现为牙痛,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普通的牙齿疾病而忽视,比如有的患者会觉得是龋齿、牙周炎等引起的疼痛,从而延误就医时机。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局部疼痛加重,疼痛可向耳部等区域放射。还可伴有下唇麻木,这是因为肿瘤侵犯下牙槽神经所致,是中央性颌骨癌较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
局部病变表现:可出现颌骨膨隆,触诊时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病变处牙龈可能会有溃烂、出血等表现,有的患者会发现牙龈部位有经久不愈的溃疡等情况。
二、病理特征方面
组织学上多来源于牙胚成釉上皮的剩余细胞等。癌细胞可呈多种形态,如鳞状细胞癌、腺癌等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不同,这也会影响到疾病的预后等情况。
三、诊断方法方面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颌骨内有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如颌骨、血管、神经等的关系,有助于准确判断肿瘤的范围;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敏感,能帮助了解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等。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配合检查,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关注是否能耐受长时间的检查等。
病理活检:是确诊中央性颌骨癌的金标准,通过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病理类型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治疗原则方面
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范围等情况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可能需要进行颌骨部分切除甚至全颌骨切除等。对于一些早期、病变较局限的患者,手术切除后预后相对较好;而对于晚期、病变广泛的患者,手术治疗后可能还需要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来提高疗效。不同年龄患者对手术等治疗方式的耐受性不同,比如儿童患者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耐受性和后续的生长发育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