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治疗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保证休息与护理、调整饮食;对症治疗针对发热、鼻塞流涕分别处理;病毒感染多对症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早期可考虑用抗流感药,细菌感染用敏感抗生素;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需特殊关注与谨慎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护理:婴幼儿应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22~25℃)和湿度(50%~60%)。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良好的室内环境可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家长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
2.饮食调整: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发热等情况丢失的水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面条等,保证营养摄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对症治疗
1.发热处理:若婴幼儿体温<38.5℃,且一般情况良好,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如解开衣物、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温。若体温≥38.5℃或因发热出现明显不适,可根据患儿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等安全有效的药物。
2.鼻塞、流涕处理: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以减轻鼻腔黏膜水肿,缓解鼻塞、流涕症状。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婴幼儿鼻腔黏膜。
三、病因治疗
1.病毒感染:大多数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48小时内可考虑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2.细菌感染: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合并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可根据病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严格按照药敏结果等合理选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低体重儿:这类婴幼儿免疫力相对更差,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应更加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呼吸增快、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治疗时用药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剂量和禁忌等相关规定。
2.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更容易诱发基础疾病发作,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病情变化,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