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症状及危害
胆囊炎有腹痛、消化道症状、发热等症状,还会引发胆囊穿孔、胆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受损,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部分人群还易被忽视或病情更严重。
一、胆囊炎的症状
1.腹痛:是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开始时疼痛可为间歇性钝痛或胀痛,随后疼痛会逐渐加重,呈持续性,疼痛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例如,急性胆囊炎发作时,患者常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疼痛可因体位改变或呼吸而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胆囊炎腹痛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仔细鉴别;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胆囊炎腹痛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生理期不适而被忽视。
2.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出胆汁。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腹胀、食欲减退等表现。老年人胆囊炎消化道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儿童患者可能因呕吐频繁导致脱水等情况。
3.发热:急性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若为化脓性胆囊炎或合并胆道感染,体温可升高至39℃以上。发热情况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有所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人发热可能相对不典型,需密切观察。
二、胆囊炎的危害
1.引发胆囊穿孔:病情严重时,胆囊炎可导致胆囊壁坏死、穿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胆囊穿孔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预后较差。儿童胆囊炎引发胆囊穿孔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也会带来严重后果。
2.导致胆道出血:炎症累及胆道血管时,可能引起胆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不同性别患者在胆道出血的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合并心血管疾病等,胆道出血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3.引起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症可波及胰腺,导致胰管梗阻,引发急性胰腺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等表现。对于有胆囊结石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后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儿童急性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可能较为凶险。
4.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受损:慢性胆囊炎患者长期存在胆囊功能障碍,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长期消化功能受损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外貌等;老年人长期消化功能不良会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