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怎么治疗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多饮水、吃软食等)、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选青霉素等,过敏者换其他,注意不同年龄用药及不良反应)、局部治疗(用含漱液等清洁口腔,儿童防误咽)、对症治疗(发热成人用物理降温或解热镇痛药,儿童密切监测防惊厥,咽痛对症缓解)、手术治疗(反复发作者等情况在炎症消退后2-3周考虑,评估儿童免疫等及基础疾病患者手术风险)。
一、一般治疗
患者应适当休息,多饮水,吃软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这种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身体恢复,因为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能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软食可减少对扁桃体的刺激。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饮食的营养均衡和易消化,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饮食中糖分的控制,避免影响血糖稳定。
二、抗生素治疗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常见致病菌,所以常需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给药途径(静脉或口服)。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敏感抗生素。不同年龄患者对抗生素的选择和耐受性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根据体重等因素精确计算用药剂量,同时要注意抗生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格外谨慎。
三、局部治疗
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含漱,可清洁口腔,减轻局部炎症,缓解不适症状。儿童患者使用含漱液时需注意防止误咽,可在成人帮助下正确使用;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需要采用其他局部清洁方式,如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等。
四、对症治疗
若患者有发热症状,对于成人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解热镇痛药物;对于发热的儿童患者,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高热易引起惊厥等并发症,可采用适宜的儿童专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退热贴等。若出现咽痛剧烈等症状,可适当采取对症缓解措施,但需遵循安全原则。
五、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先采取保守治疗,若患者反复发生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特别是每年发作4-5次以上,或已引起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在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行扁桃体切除术。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儿童患者,要充分评估手术对其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影响,因为儿童扁桃体在免疫功能中起一定作用,需谨慎权衡手术利弊;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要评估手术风险,在病情稳定时再考虑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