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胃出血怎么回事
喝酒可引发胃出血,其原理是酒精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致胃黏膜损伤等;不同人群易感性有差异;表现有呕血、黑便及相关伴随症状;发生后要立即停饮、尽快就医;预防需适度饮酒、有基础病者戒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
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差异
年龄方面:老年人的胃黏膜本身就处于逐渐衰退的状态,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减弱,对酒精的耐受性更差,所以老年人喝酒后发生胃出血的风险相对更高。而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胃黏膜等器官尚未发育成熟,酒精对他们胃黏膜的损害更为严重,应绝对避免饮酒。
性别方面:一般来说,在相同饮酒量下,男性和女性对酒精引起胃出血的易感性可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女性如果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期间,自身的凝血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饮酒后发生胃出血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加。
生活方式方面:本身就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比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胃黏膜的状态已经相对较差,再加上饮酒,会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更容易引发胃出血。而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的人,相对来说胃黏膜耐受性较好,喝酒后发生胃出血的几率较低。
病史方面: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就患有胃溃疡、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的人,胃黏膜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变,喝酒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极大增加胃出血的发生概率。例如,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其胃黏膜的溃疡面在酒精的刺激下更容易破裂出血。
喝酒胃出血的表现
喝酒后胃出血的表现因人而异,但常见的有呕血,呕吐物可能是鲜红色的血液,也可能是咖啡样的物质(这是因为血液在胃内经过胃酸作用后发生了变化);还会有黑便,黑便呈柏油样,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酶等作用形成了硫化铁所致。同时,患者可能会伴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胃出血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慌、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及休克的表现,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喝酒胃出血的应对与预防
一旦发生喝酒后胃出血的情况,首先要立即停止饮酒,然后应尽快就医。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要注意让患者保持安静,采取平卧位,将下肢适当抬高,以保证脑部的血液供应。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面色、意识、血压等情况。
预防喝酒胃出血,首先要做到适度饮酒,尽量避免过量饮酒。对于本身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一定要严格戒酒。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保护胃黏膜的健康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多吃一些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源头上减少饮酒对胃黏膜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