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炎是怎么引起的
女性尿道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由不同途径侵入尿道)、尿道损伤(器械检查、性生活损伤致尿道黏膜受损)、尿道梗阻(尿道结石阻碍尿液排出、尿道狭窄致尿液潴留滋生细菌)、邻近器官炎症蔓延(阴道炎、宫颈炎的病原体蔓延至尿道引发炎症)。
一、病原体感染
1.大肠杆菌:女性尿道短而宽,距离肛门较近,大肠杆菌容易由肛门方向侵入尿道引发感染。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若不注意会阴部清洁,就增加了大肠杆菌定植尿道并引发感染的风险,尤其在经期、性生活后等特殊时期,局部抵抗力可能下降,更易受其侵袭。
2.葡萄球菌: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可通过接触等途径污染尿道,当女性皮肤有破损或机体免疫力降低时,葡萄球菌易侵入尿道导致感染。比如长期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自身免疫功能受影响,更易被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尿道炎。
二、尿道损伤
1.器械检查:进行导尿等尿道器械检查时,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使尿道的防御屏障受损,从而为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例如,因病情需要进行导尿操作的女性,术后若护理不当,就可能发生尿道炎。
2.性生活损伤:性生活过程中过于剧烈或不注意卫生等情况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损伤。频繁性生活的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尿道损伤相关的尿道炎,因为反复的机械刺激会破坏尿道正常的黏膜结构,使病原体有可乘之机。
三、尿道梗阻
1.尿道结石:尿道内如果有结石存在,会阻碍尿液的正常排出,使尿液在尿道内潴留,一方面为细菌滋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尿液潴留会对尿道黏膜产生持续的压迫,损伤尿道黏膜,进而引发尿道炎。女性尿道结石相对男性少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导致类似的病理改变。
2.尿道狭窄:先天性尿道狭窄或后天因炎症、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尿道狭窄,会引起尿液排出不畅,尿液积聚易滋生细菌,同时狭窄部位的尿道黏膜长期受到尿液的刺激和细菌的侵袭,容易引发尿道炎,比如有尿道外伤病史的女性就存在更高的尿道狭窄风险,进而增加尿道炎的发病几率。
四、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1.阴道炎:女性阴道与尿道毗邻,当患有阴道炎时,阴道内的病原体可蔓延至尿道,引发尿道炎。例如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炎症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分泌物的蔓延波及尿道。尤其患有复发性阴道炎的女性,尿道炎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阴道炎反复发作,病原体持续刺激尿道周围组织。
2.宫颈炎:宫颈与尿道相隔较近,宫颈炎的炎症可向尿道方向蔓延,引起尿道的炎症反应。宫颈炎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逐渐扩散至尿道,导致尿道炎的发生,特别是一些慢性宫颈炎患者,长期的炎症刺激更易引发尿道的继发性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