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如何治疗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多饮水、进半流质饮食等)、抗感染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过敏可选其他,注意不同年龄用药特点)、局部治疗(用含漱液漱口,儿童需监护)、对症治疗(发热物理或药物降温,咽痛用止痛药物)、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或有并发症时,儿童需谨慎评估)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密切关注病情和药物反应,老年考虑基础疾病及药物影响)。
一、一般治疗
患者应适当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如粥、烂面条等),保持大便通畅。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其营养摄入情况,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以支持身体对抗感染,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温度,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扁桃体。
二、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应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静脉或口服)。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需考虑其药物代谢特点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例如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要关注对听力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三、局部治疗
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漱口,清洁口腔,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儿童患者进行含漱时需有人监护,防止误咽。
四、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若体温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若体温超过38.5℃且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对于咽痛较剧烈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五、手术治疗
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或已引起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可在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行扁桃体切除术。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时机,因为儿童扁桃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过早切除可能影响其免疫功能发育,手术前要充分与家长沟通,权衡利弊。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由于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剂量和禁忌,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腹泻等要及时处理。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对于发热等症状,要缓慢降温,避免快速降温引起血压波动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