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三横突综合征有疼痛(包括慢性腰部疼痛及向臀部大腿后侧放射但不过膝、腰三横突尖端明显压痛且可摸到硬结或条索状改变)、腰部活动受限(前屈、后伸及侧弯受不同程度限制)、肌肉痉挛(患侧腰部肌肉紧张发硬)等症状
疼痛
腰部疼痛:多为慢性腰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疼痛可局限于腰部,也可向臀部及大腿后侧放射,但一般不过膝。例如,部分患者久坐、久站或劳累后疼痛会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其疼痛机制主要与腰三横突周围的肌肉、筋膜等组织受到刺激或损伤有关,腰三横突是第3腰椎的横突,此处附着有较多的肌肉、韧带等结构,当这些结构因劳损、外伤等因素发生病变时,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压痛:在腰三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压痛,有时可摸到硬结或条索状改变。这是因为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腰三横突尖端及其周围组织,此处的压痛点具有相对特异性,是诊断腰三横突综合征的重要体征之一。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由于身体结构和日常活动方式的差异,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略有不同,但腰三横突尖端的压痛表现是较为典型的。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腰部肌肉劳损的概率较高,腰三横突尖端的压痛可能更为明显;而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腰部的生理结构和受力情况发生变化,也可能影响腰三横突综合征压痛的表现,但腰三横突尖端的压痛这一特征仍较为突出。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腰部活动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尤其是腰部的前屈、后伸及侧弯活动。例如,在弯腰拾物时可能会感到困难,腰部侧弯时也会因疼痛而受到明显影响。腰部活动受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腰部疼痛以及腰三横突周围组织的炎症、粘连等因素,导致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减小。不同年龄的人群,腰部活动受限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年轻人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活动受限程度可能相对较轻;而老年人由于腰部肌肉、关节等功能退化,腰部活动受限可能更为明显。性别方面,通常男性和女性在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在一些因特殊生活方式导致腰部劳损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差异,比如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概率较高,可能腰部活动受限相对更明显。
肌肉痉挛:患侧腰部肌肉可出现痉挛,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肌肉痉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由于腰部疼痛刺激,肌肉通过痉挛来限制腰部的活动,从而减轻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痉挛可能会导致腰部肌肉力量减弱,进一步影响腰部的功能。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腰部肌肉本身就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更容易出现肌肉痉挛;有腰部既往病史的人群,由于腰部组织已经存在一定的损伤基础,也更容易发生肌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