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扁桃体癌和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与扁桃体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方面有不同特征,扁桃体炎多急性起病,症状相对典型,影像学无占位,病理无肿瘤细胞;扁桃体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进行性发展,影像学有占位及转移表现,病理可见癌细胞。
一、临床表现方面
扁桃体炎:多为急性起病,常见症状为咽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伴有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查体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但一般扁桃体形态较为规则,双侧扁桃体病变往往对称,炎症消退后扁桃体可恢复大致正常形态。儿童扁桃体炎可能因扁桃体过度肿大影响呼吸,出现睡眠打鼾等表现,其发病多与细菌(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或病毒感染相关,感染控制后症状多能缓解。
扁桃体癌: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可能仅有咽部不适、异物感,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咽痛,且疼痛逐渐加重,可放射至同侧耳部,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还可能有痰中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查体可见扁桃体表面不光滑,有新生物生长,形态多不规则,单侧扁桃体病变多见,病变处可能有溃疡、菜花样或结节状改变,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中老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高度警惕扁桃体癌可能,因为扁桃体癌的发生与长期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因素相关,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更常见。
二、影像学检查方面
扁桃体炎:超声检查可见扁桃体实质回声均匀,体积肿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流信号轻度增多;CT检查可见扁桃体增大,周围软组织稍有肿胀,无明显占位性病变;MRI检查表现为扁桃体T1加权像呈等信号,T2加权像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扁桃体癌:CT检查可见扁桃体区有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可侵犯周围组织,如咽旁间隙、翼内肌等,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融合;MRI检查显示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判断肿瘤分期等有重要价值,年龄较大、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史的人群更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排查扁桃体癌。
三、病理活检方面
扁桃体炎:病理活检可见扁桃体黏膜上皮下充血、水肿,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无肿瘤细胞。
扁桃体癌: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镜下可见癌细胞呈巢状、条索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深染,有核分裂象等恶性肿瘤细胞的特征。通过病理活检是区分扁桃体癌和扁桃体炎的金标准,任何怀疑扁桃体癌的患者都应及时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只要出现相应可疑表现都需要进行该项检查来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