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有盆底肌训练(一线,长期坚持可改善轻中度患者症状)、生物反馈疗法(助效果不佳者更准训练)、电刺激疗法(专业操作促盆底肌恢复)、子宫托(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者用,需注意相关问题)、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增腹压行为、控体重、戒烟);手术常用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创伤小恢复快,中重度效果好,术前需评估年龄大等患者的获益风险)。
盆底肌训练:这是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适用,通过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时的肌肉收缩),每次收缩持续至少3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改善控尿能力。例如,有研究显示,经过3-6个月的规范盆底肌训练,约40%-60%的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
生物反馈疗法:借助生物反馈仪器,将盆底肌肉的电活动等信息以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帮助患者更准确地掌握盆底肌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自我训练效果不佳的患者,能提高患者训练的依从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增强盆底肌训练的效果,与单纯盆底肌训练相比,能使更多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电刺激疗法:利用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恢复。对于产后女性等特定人群,电刺激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修复受损的盆底肌肉。不过,电刺激疗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刺激参数。
子宫托: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子宫托通过放置在阴道内支撑盆底组织,减轻尿失禁症状。但使用子宫托需要定期取出清洁,并且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以免引起阴道黏膜损伤等问题,尤其对于老年女性,使用时需密切关注阴道局部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如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同时,要控制体重,因为肥胖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体重减轻可以减轻盆底组织的压力,改善尿失禁症状。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建议戒烟,因为吸烟会引起咳嗽,加重腹压,进而加重尿失禁症状。
手术治疗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吊带,增加尿道的阻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效果较好。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膀胱或尿道损伤、排尿困难等,不过总体来说,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对于年龄较大、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权衡手术的获益和风险。例如,对于60岁以上合并轻度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充分评估心功能等情况后可以考虑该手术,但需要密切监测术后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