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临床表现
慢性肠炎会出现消化系统、全身及其他症状。消化系统有腹泻(排便次数多、性状多样,不同病因特点异,儿童可致脱水等,成年影响营养吸收)、腹痛(隐痛等不同性质、部位不固定,精神紧张等可加重);全身有乏力(肠道炎症致消耗、吸收不良加重)、发热(部分低热或高热,与炎症反应有关);其他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等,不良生活方式加重)、体重改变(多下降,少数波动,老年体重下降加速机能衰退)。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
是慢性肠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排便次数增多,可为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水样便,严重时可出现黏液便、脓血便。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肠炎腹泻特点有所差异,例如感染性慢性肠炎可能伴有一定的腥臭味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频繁腹泻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特别关注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成年患者若长期慢性腹泻会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导致体重下降等。
2.腹痛
多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在脐周、下腹部等部位。疼痛程度也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轻,可忍受,而有些患者疼痛较为剧烈。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可能会加重腹痛症状,因为神经精神因素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感觉。对于有慢性肠炎病史的患者,应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诱发腹痛的因素。
二、全身症状
1.乏力
由于肠道长期慢性炎症,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可能会因为基础体力相对较弱,乏力症状更为明显。同时,长期腹泻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也会加重乏力感,需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
2.发热
部分慢性肠炎患者可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发热的原因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患者,低热时要注意观察其精神反应等情况,高热时需警惕是否有感染加重等情况,及时就医评估。
三、其他症状
1.消化不良
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等。患者进食后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出现拒食等情况,影响生长发育。生活方式中,暴饮暴食、进食不规律等会加重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有慢性肠炎的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
2.体重改变
长期慢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这是因为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营养物质不能被有效吸收利用。而部分患者可能因食欲减退等原因摄入不足,进一步加重体重下降。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因肠道炎症导致肠道分泌增加等因素出现体重波动,但总体趋势可能是体重降低。在老年患者中,体重下降可能会加速机体机能的衰退,需要密切关注营养状况并进行适当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