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个人卫生很重要,要做好外阴清洁、性生活卫生;需多饮水多排尿以增加尿量冲刷尿道;要选择合适服饰,如棉质宽松内裤;及时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血糖,老年人群要注意会阴部清洁、不憋尿且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以此预防尿路感染。
一、保持个人卫生
1.外阴清洁:女性应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清洗时要从前向后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和尿道。这是因为女性尿道短而直,细菌容易沿尿道上行引起尿路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可减少细菌滋生。对于儿童,也要注意外阴的清洁护理,尤其是女婴,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防止粪便污染外阴引发感染。
2.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性生活后女性应立即排尿,通过尿液的冲刷将可能进入尿道的细菌排出体外。这是因为性生活可能会将细菌带入尿道,及时排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二、多饮水、多排尿
1.增加尿量: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量,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这样可以增加尿量,尿液不断冲刷尿道,使细菌不易在尿道繁殖。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饮水量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合理安排饮水量,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不适。例如,学龄儿童每天饮水量可在1000-1500毫升左右,通过频繁排尿来冲洗尿道,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三、选择合适的服饰
1.内裤选择:应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棉质内裤透气性好,能保持会阴部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而紧身化纤内裤不透气,会使会阴部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对于女性,尤其是在月经期间,更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并及时更换,保持会阴部清洁。
四、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1.泌尿系统疾病:如患有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时,应及时就医治疗,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抗感染等治疗,防止疾病迁延不愈引发反复尿路感染。对于有泌尿系统结石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因为结石等异物存在会为细菌提供附着繁殖的场所,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尿液中含糖量也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这类患者除了要做好上述基本的预防措施外,还应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泌尿系统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老年人群:老年人群机体抵抗力下降,泌尿系统也会发生一些生理性变化,如膀胱收缩力减弱等,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人群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适当多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