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一般有什么症状
尿道炎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常见症状包括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脓性、稀薄分泌物)、局部症状(尿道红肿、瘙痒)、全身症状(发热、乏力)。
排尿异常:
尿频: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尿道,使尿道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稍有尿液刺激就会产生尿意。例如,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尿道炎患者可能白天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间也可能多次醒来排尿。对于儿童,由于其膀胱容量相对较小,尿频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年龄越小可能表现得越突出,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排尿情况。
尿急:有尿意时迫不及待需要立即排尿,难以控制。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控制排尿反射。比如,患者刚感觉有尿意,就必须马上找厕所排尿,否则可能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的情况。
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样痛、刺痛或隐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病情较重时则疼痛较为剧烈。女性尿道较短且直,相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道炎,尿痛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而男性尿道炎患者尿痛症状也较为典型,在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都可能感到尿道部位的疼痛。
尿道分泌物:
脓性分泌物:急性尿道炎时常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导致的淋病性尿道炎,尿道会分泌出黄色、黏稠的脓性分泌物。这种分泌物量较多,有时可自行流出,污染内裤。对于有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出现脓性尿道分泌物要高度警惕淋病的可能。
稀薄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多表现为尿道分泌稀薄、白色的黏液样分泌物,量相对较少。由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起病相对较缓,症状可能没有淋病性尿道炎那么典型,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局部症状:
尿道红肿: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出现尿道外口红肿的现象。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尿道外口部位比正常情况更红、更肿,有时还可能伴有局部的灼热感。
瘙痒:部分尿道炎患者会感觉尿道部位有瘙痒感,尤其是在病情较轻或慢性尿道炎阶段。这种瘙痒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让患者不自觉地想去搔抓尿道部位,但要注意避免搔抓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加重炎症。
全身症状:
发热:一般急性尿道炎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全身发热症状,如急性细菌性尿道炎,细菌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发生尿道炎时更容易出现发热情况,而且儿童发热可能更为突然和明显,需要及时监测体温并采取相应措施。
乏力:身体受到炎症侵袭,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消耗较多能量,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不佳,影响正常的活动和工作学习。对于女性尿道炎患者,在月经期间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尿道炎症状可能会加重,乏力等全身症状也可能更明显,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