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低烧怎么办
婴幼儿低烧处理方法如下:首先是观察与监测,通过测量腋下或耳温判断是否低烧,同时留意精神状态及有无咳嗽、流涕等伴随症状。其次是非药物干预措施,可采用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物理降温,并鼓励多喝温开水。再者,若持续低烧超3天、精神状态改变或伴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此外,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因自身特点,护理和应对低烧时要更加谨慎,必要时及时就医。
一、观察与监测
1.测量体温:婴幼儿低烧一般指体温在37.5℃38℃之间。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较为方便、安全,测量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也可使用耳温枪测量耳温,但需注意使用方法正确,不同品牌耳温枪正常体温范围略有差异,一般在37.5℃左右。测量体温时,要确保婴幼儿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因哭闹、活动导致体温短暂升高影响测量结果。
2.观察精神状态:密切关注婴幼儿精神状态,如是否活泼、有无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若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玩耍、进食,一般无需过于紧张;若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比如,原本活泼的婴幼儿变得不爱动、对玩具不感兴趣,家长就需提高警惕。
3.观察伴随症状:注意观察有无咳嗽、流涕、腹泻、皮疹等其他症状。若伴有咳嗽、流涕,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若有腹泻,可能是胃肠道感染。不同伴随症状对判断病因有重要提示作用。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将毛巾浸湿后拧至半干,擦拭婴幼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部位擦拭35分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注意擦浴时室温保持在24℃26℃,避免婴幼儿着凉。
退热贴:可将退热贴贴在婴幼儿额头,通过凝胶中水分汽化散热,起到局部降温作用,使用方便且对皮肤刺激小。
2.补充水分:鼓励婴幼儿多喝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以补充发热导致的水分丢失,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散热。比如,每隔1520分钟喂1020毫升温水。
三、何时就医
1.持续低烧:若低烧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如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精神状态改变:如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止且难以安抚、抽搐等,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立即就医。
3.伴随严重症状:伴有呼吸困难、频繁呕吐、脓血便等严重症状,可能存在严重感染或其他疾病,应尽快就医。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这类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低烧时更易出现体温波动。护理时要更加注意保暖,物理降温需谨慎,避免因散热过快导致体温过低。若采取物理降温,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一旦体温有下降趋势,立即停止。
2.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低烧可能是严重感染的早期表现。家长发现低烧后要格外重视,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基础疾病情况综合判断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