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症状及治疗
慢性鼻炎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生理盐水冲洗、鼻用减充血剂)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有基础疾病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慢性鼻炎的症状
1.鼻塞: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性鼻塞一般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持续性鼻塞则程度轻重不一。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双侧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转卧另一侧后,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阻塞。
2.流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呈脓性。脓性者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减退:多为暂时性,少数为永久性。主要是由于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或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所致。
4.头痛、头昏:慢性鼻炎患者可有头痛、头昏等症状,多表现为头部沉重感、压迫感等,一般程度较轻。
二、慢性鼻炎的治疗
1.病因治疗:找出全身、局部和环境等方面的致病因素,及时治疗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窦炎、临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轻充血的效果,是慢性鼻炎的首选用药,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
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可清除鼻腔内刺激物、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等,改善鼻腔通气。对于儿童患者,生理盐水冲洗是安全且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能减轻鼻黏膜水肿,提高生活质量。
鼻用减充血剂: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等,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长期使用易引起药物性鼻炎。
3.手术治疗:对于经药物治疗及鼻腔冲洗效果不佳的慢性鼻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等,但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三、不同人群慢性鼻炎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鼻炎患者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鼻腔冲洗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儿童因不配合导致呛咳等情况。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过敏原接触,如尘螨、花粉等。
2.老年人:老年人慢性鼻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局部治疗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因老年人鼻黏膜较脆弱而引起损伤。要鼓励老年人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
3.女性:女性慢性鼻炎患者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女性在月经期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诱发慢性鼻炎发作的因素。
4.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慢性鼻炎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影响鼻炎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