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痣的危害有哪些
点痣存在感染风险,不注意护理易受病原体侵袭致感染,本身有基础疾病者感染概率更高;会形成增生性疤痕(损伤深或疤痕体质易出现,青少年更明显)和凹陷性疤痕(点痣不当致真皮层受损,不同年龄修复能力影响恢复);没做好防晒易色素沉着,长期户外工作者等风险高,不同肤色人群反应不同,不同年龄防护意识能力有差异;操作不精准还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头面部等神经丰富部位及有面部神经疾病史等人群风险更高。
点痣后皮肤会有创面,若不注意护理,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感染。例如,在点痣后的恢复期间,如果创面沾水或者接触了不洁净的物品,细菌可能会在创面上滋生繁殖。感染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全身发热等不适,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可能留下明显的疤痕。不同人群感染风险有所差异,比如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点痣后感染的概率可能会更高,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的修复和抵御病原体入侵。
疤痕形成
增生性疤痕:如果点痣时损伤深度较深,或者个体属于疤痕体质,就容易形成增生性疤痕。增生性疤痕表现为疤痕隆起于皮肤表面,色红,质地硬,可能伴有瘙痒等症状。一般人群中疤痕体质的人相对较少,但一旦属于疤痕体质,点痣后发生增生性疤痕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皮肤新陈代谢较快,相对成年人来说,在点痣后如果出现疤痕增生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一些。
凹陷性疤痕:若点痣操作不当,比如点痣过深,可能会导致皮肤真皮层受损严重,从而形成凹陷性疤痕。这种疤痕会使皮肤表面不平整,影响美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皮肤的修复能力不同,儿童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点痣损伤过重,也可能影响修复导致凹陷性疤痕形成;老年人皮肤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点痣后出现凹陷性疤痕的恢复相对更困难。
色素沉着
点痣后如果没有做好防晒措施,紫外线会刺激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的黑色素,导致局部色素沉着。轻者表现为点痣部位颜色比周围皮肤深,重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斑。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人群,如户外工作者等,点痣后发生色素沉着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肤色的人群对紫外线的反应不同,肤色较深的人群本身黑色素含量相对较多,点痣后色素沉着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些。而且,不同年龄的人群对紫外线的防护意识和能力也有差异,儿童可能更需要家长帮助做好防晒,避免点痣后色素沉着加重。
神经损伤
如果点痣操作时医生操作不精准,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比如点痣位置靠近神经分布区域时,就有损伤神经的风险。神经损伤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不同部位的神经分布不同,头面部神经分布较为丰富,在头面部点痣时神经损伤的风险相对更高。对于有面部神经疾病史或者本身神经较为敏感的人群,点痣后神经损伤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