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真菌感染怎么治疗
口腔真菌感染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为主,病情较重时全身用抗真菌药物,同时处理基础疾病,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局部治疗对轻中度有效,严重时全身用药需考量多种因素,基础疾病控制很重要,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并注意相关护理。
一、局部治疗为主
1.使用抗真菌药物含漱:可选用2%-4%碳酸氢钠溶液含漱,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能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繁殖,对于轻中度的口腔真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其能有效降低口腔真菌的定植数量。
二、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
1.病情较重时用药:若口腔真菌感染较为严重,累及范围广或伴有全身症状时,可考虑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例如氟康唑,它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能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于念珠菌等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肝肾功能等情况来综合考量是否使用及调整剂量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艾滋病患者等,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当需要使用全身抗真菌药物时,更要谨慎评估利弊。
三、基础疾病的处理
1.控制基础疾病:如果患者存在导致口腔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助于口腔真菌感染的治疗及预防复发;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引发真菌感染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比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若必须使用,应密切监测口腔情况,必要时采取预防口腔真菌感染的措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口腔真菌感染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格外谨慎用药。尽量优先选择局部治疗,如使用较为温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含漱等。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对其肝肾功能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全身用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利弊。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护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口腔真菌感染时,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要注意与其他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有冲突。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也可能有所减退,使用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并且老年患者的口腔黏膜可能相对脆弱,在进行口腔护理及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口腔黏膜损伤加重病情。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女性发生口腔真菌感染时,局部治疗是主要的选择方式,如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含漱等。因为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全身用药时要非常谨慎,只有在病情严重且局部治疗无效时,才会在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后,谨慎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真菌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