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底细胞癌是常见皮肤恶性肿瘤,病因有紫外线暴露、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接触、遗传因素;临床表现有头面部曝光部位初期结节状等病变及不同亚型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有手术、放疗等;预后生长缓慢但不及时治有影响,早期规范治疗预后好;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史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
紫外线暴露:长期紫外线照射是重要危险因素,如长时间在阳光下工作、户外活动且未做好防晒措施的人群,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增加基底细胞癌变的概率。例如,长期从事户外建筑工作的人员,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电离辐射:接受过放疗的部位,后续发生皮肤基底细胞癌的风险增加。
化学物质接触:长期接触砷等化学物质可能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患者,如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更容易发生皮肤基底细胞癌。
临床表现:
常见表现:多发生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初期常表现为小的结节状、斑块状或溃疡状病变。典型的基底细胞癌如结节溃疡型,开始为小米粒至豌豆大的坚硬结节,表面有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质地较硬,继之结节中央形成溃疡,边缘隆起,形如火山口。
不同亚型表现:还有表浅型、硬斑病样型等不同亚型,表浅型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鳞屑性斑片,缓慢向外扩大;硬斑病样型类似纤维瘤,呈界限不清的淡黄色或白色坚硬斑块,表面光滑,不易被察觉。
诊断: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大小、部位等情况。
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切取或钳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细胞形态、分化程度等,从而确诊皮肤基底细胞癌。
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切除手术等,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组织。
放疗: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可采用放疗,利用射线杀死肿瘤细胞。
其他治疗:如光动力治疗等,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的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
预后:皮肤基底细胞癌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但如不及时治疗,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影响外观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皮肤基底细胞癌较为罕见,但如有相关病变也需及时就医,由于儿童皮肤娇嫩,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操作的温和性,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过度损伤。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在治疗时需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相对温和且适合其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案。同时,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较弱,要注意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时,要兼顾基础病的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以利于伤口愈合等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高血压患者需稳定血压,避免因血压波动影响治疗及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