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乳突炎是什么意思
双侧乳突炎是双侧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蔓延而来,儿童更常见,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有局部和全身症状,通过耳部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原则为抗感染和局部处理,儿童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成人患者需遵循治疗方案定期复查
一、双侧乳突炎的定义
双侧乳突炎是指双侧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蔓延而来。乳突位于颞骨内,与中耳相通,当中耳发生感染时,炎症可经鼓窦侵入乳突,引发双侧乳突的炎症反应。
二、病因方面的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相对更为常见,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宽且直,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通过咽鼓管从鼻咽部侵入中耳,进而累及乳突。例如,儿童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容易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若未及时有效控制,就可能发展为双侧乳突炎。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处于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或经常接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等,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比如,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儿童感染病原体的几率较高,从而容易引发双侧乳突炎。
病史因素: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且未得到彻底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双侧乳突炎。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炎症若没有完全消退,就可能持续向乳突部位蔓延,导致双侧乳突受累。
三、临床表现相关情况
局部症状:双侧耳部可能出现疼痛,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成人则可明确诉说耳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头部等部位;耳部可能有流脓的情况,初期脓液可能较稀薄,随着病情发展,脓液可能变得黏稠;乳突部位可能有红肿、压痛,儿童双侧乳突区皮肤可能出现轻度肿胀等。
全身症状:可能出现发热,儿童体温升高较为常见,体温可达到38℃~39℃甚至更高,成人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
四、诊断相关要点
耳部检查:通过耳镜检查可观察到双侧鼓膜充血、穿孔等情况,穿孔处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排出;乳突部可能有压痛、红肿等表现。
影像学检查:CT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显示双侧乳突气房模糊、密度增高,甚至可见骨质破坏等情况,有助于明确双侧乳突炎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五、治疗相关原则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的类型等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控制感染,防止炎症进一步扩散。
局部处理:对于耳部流脓的情况,可进行局部清洗等处理,保持耳部清洁,促进恢复。
六、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儿童患者:儿童双侧乳突炎患者需要特别关注,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耳部症状等变化,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耳部的清洁卫生,避免儿童用力擤鼻等,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或扩散。
成人患者:成人双侧乳突炎患者也需要遵循治疗方案,按时用药,注意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