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怎么治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有盆底肌训练(一线方法,适轻、中度,规范训练可改善)、生物反馈疗法(助准确掌握训练,适产后等)、电刺激治疗(低强度电流刺激,依耐受调参数)、生活方式调整(避增腹压行为、控体重、绝经后可谨慎补雌激素、戒烟等);手术有常用的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适中、重度或非手术无效,有排尿困难等并发症风险)、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特定患者有效,操作复杂,术后需观察)。
盆底肌训练:这是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适用,尤其适合轻、中度患者。通过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类似于憋尿时的肌肉收缩),每次收缩持续至少3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8次。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可以增加盆底肌的力量和控制能力,改善尿失禁症状。例如,一项为期12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经过规范盆底肌训练的患者,尿失禁的发作频率明显降低。
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生物反馈设备,将盆底肌肉的活动情况转化为可见的信号(如声音、图像等),帮助患者更准确地掌握盆底肌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那些难以准确找到盆底肌收缩感觉的患者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尤其适用于产后女性等特定人群,因为产后女性可能由于分娩等原因对盆底肌功能恢复不太明确,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引导她们正确进行盆底肌训练。
电刺激治疗:通过低强度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恢复。可以在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也有家用的便携式电刺激设备。对于一些盆底肌功能受损较明显的患者,电刺激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注意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电流强度等参数,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如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情况。同时,控制体重也很重要,因为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加重尿失禁症状。对于中老年女性患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影响盆底组织的支持结构,适当补充雌激素(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盆底组织的状况,但要权衡雌激素补充的风险和收益。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戒烟也有助于减少咳嗽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减轻腹压对尿失禁的影响。
手术治疗
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或经过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吊带,起到支撑尿道的作用,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患者较为适用,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排尿困难、膀胱或尿道损伤等,需要医生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包括心肺功能、骨盆解剖结构等。
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通过将膀胱尿道悬吊起来,增加尿道的阻力,改善尿失禁。这种手术方式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有效,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术后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排尿功能、有无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