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后的并发症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后有出血、穿孔、感染、迟发性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出血较常见与息肉等因素有关,表现多样;穿孔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与多种因素相关,有相应表现;感染多因操作或免疫力低等,有发热等表现;迟发性出血或穿孔相对隐匿,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相应表现;还有术后梗阻、过敏反应等少见并发症,各有其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和表现。
一、出血
1.发生情况: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多与息肉大小、部位及操作过程有关,比如较大的息肉切除时创面大,出血风险相对较高。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因凝血功能相对较弱等因素,出血风险略有增加;性别差异一般不显著,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出血风险会明显升高;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酗酒者可能影响创面愈合,增加出血几率;有胃部基础疾病如胃溃疡等病史的患者,胃黏膜状态不佳,也易在术后出现出血情况。
3.表现:轻者可能仅有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甚至失血性休克等表现。
二、穿孔
1.发生情况:相对出血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后果较严重,与息肉位置深、操作时电凝过深等因素相关。
2.影响因素:年龄较大患者胃肠道弹性等较差,穿孔风险可能增加;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粘连,内镜操作时穿孔风险增高;生活方式中既往有剧烈呕吐等可能导致胃肠道结构改变的情况,会增加穿孔风险;有腹腔感染病史等情况也会影响术后穿孔发生几率。
3.表现:患者可出现突发的剧烈腹痛,伴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现。
三、感染
1.发生情况:多因操作环境不严格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导致,一般术后数天内可能出现。
2.影响因素:年龄较小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风险较高;老年患者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也易发生感染;生活方式中营养不良者免疫力低,感染风险大;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发生感染。
3.表现:患者可出现发热、局部创面红肿、疼痛加剧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四、迟发性出血或穿孔
1.发生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数天至数周出现,相对隐匿。
2.影响因素:息肉切除创面较大患者,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迟发性问题;年龄较大、基础疾病多的患者,创面愈合能力差,更易出现迟发性并发症;生活方式中术后早期剧烈活动等可能影响创面愈合,增加迟发性出血或穿孔风险。
3.表现:迟发性出血可表现为再次黑便、呕血等,迟发性穿孔可再次出现腹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现,但症状可能相对较隐匿。
五、其他少见并发症
1.术后梗阻:极个别情况与息肉切除后局部水肿、瘢痕形成等有关,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患者因胃肠功能本身可能减退,相对更易出现,有胃部手术史患者也可能因解剖结构改变而增加梗阻风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
2.过敏反应:极罕见,可能与术中使用的药物等有关,过敏体质患者相对更易发生,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