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乳头状瘤是什么
咽喉乳头状瘤是咽喉部位由人乳头瘤病毒(尤其HPV-6、HPV-11型等低危型)感染及局部刺激等引起的良性肿瘤,儿童患者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成人症状较轻,有咽部异物感等,喉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可诊断,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多数预后良好但有复发可能,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并增强免疫力,成人患者要戒烟酒、避免刺激、定期复查。
一、病因
1.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在儿童中,可能与母亲生殖道HPV感染有关,分娩时经产道接触而感染。
2.局部刺激: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吸烟、饮酒等因素可能增加咽喉乳头状瘤的发生风险。长期吸烟的人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刺激咽喉黏膜,可能导致黏膜异常增生形成乳头状瘤;过量饮酒也会对咽喉黏膜产生刺激,影响黏膜的正常代谢,为乳头状瘤的发生创造条件。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儿童患者: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咳嗽,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因为儿童咽喉部空间相对狭窄,肿瘤较小时可能就会影响通气和发声。例如,较小的乳头状瘤可能导致患儿发声不清,随着肿瘤增大,呼吸困难症状会逐渐明显,尤其在夜间睡眠时可能因气道梗阻出现呼吸不畅表现。
成人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咽部新生物而就诊。
2.体征:喉镜检查可见咽喉部有乳头状新生物,颜色多为淡红色或灰白色,表面呈乳头状突起。
三、诊断
1.喉镜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咽喉部的病变情况,看到乳头状的新生物形态,初步判断为咽喉乳头状瘤。
2.病理活检: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病理活检。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乳头样结构,上皮增生,棘层肥厚,表皮角化或不全角化,可确诊为咽喉乳头状瘤。
四、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对于较小的乳头状瘤可在喉镜下进行激光切除或钳除;对于较大的、累及范围较广的乳头状瘤可能需要开放性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有复发可能,因为HPV感染可能持续存在,且局部刺激因素如果不消除,复发风险较高。
五、预后及注意事项
1.预后:多数咽喉乳头状瘤经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但有复发可能。儿童患者的乳头状瘤有一定的自限性,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可能自行消退,但也有部分会持续存在甚至增大。
2.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发声情况,如有呼吸困难加重、发声明显异常等情况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增强患儿免疫力,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抵抗病毒。
成人患者:要戒烟戒酒,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减少咽喉局部刺激因素。定期复查喉镜,以便早期发现复发情况并及时处理。
总之,咽喉乳头状瘤是一种与HPV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的咽喉部良性肿瘤,通过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注意术后观察及相关生活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