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和牙周炎症吃什么药
牙龈和牙周炎症用药分抗生素类、硝基呋喃类、非甾体抗炎药及局部用药等类别。抗生素类中硝基咪唑类的甲硝唑、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有不同使用注意事项;硝基呋喃类的呋喃唑酮有不良反应需注意儿童和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里布洛芬、阿司匹林各有使用禁忌;局部用药的碘甘油、米诺环素凝胶也有各自使用要求,用药需依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还要考虑患者多因素,非药物干预也重要,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并密切观察反应。
一、抗生素类药物
1.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是常用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厌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可用于牙龈和牙周炎症的治疗,其通过阻碍细菌代谢发挥抗菌功效,有科学研究表明它能有效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牙周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不过儿童使用需谨慎,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也需慎用,因为甲硝唑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
2.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抗菌活性,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牙周炎症。但使用前需要进行青霉素皮试,阳性者禁用。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人群不能使用,老年人使用时要关注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肾功能可能会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药物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硝基呋喃类
呋喃唑酮对一些革兰阳性及阴性菌有作用,可用于牙周炎症的辅助治疗。但该药物可能会引起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老年人使用时也要注意监测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情况。
三、非甾体抗炎药
1.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缓解牙龈和牙周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要慎用,因为布洛芬可能会诱发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胃肠道反应以及肾功能,因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和肾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儿童使用时需根据体重等情况使用合适的剂型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2.阿司匹林:也有抗炎镇痛作用,但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出血、加重哮喘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哮喘病史、消化道出血病史的人群要避免使用,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出血风险等问题,儿童一般不用于退热以外的抗炎镇痛,除非有特殊的医疗指征且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
四、局部用药
1.碘甘油:局部涂抹碘甘油可以起到防腐、收敛、消炎的作用,直接作用于牙龈和牙周炎症部位,减轻炎症反应。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儿童使用时要防止误吞等情况。
2.米诺环素凝胶:局部应用米诺环素凝胶可在牙周袋内持续释放药物,抑制细菌生长。对于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8岁以下儿童要避免使用,因为米诺环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牙齿发育等,老年人使用时也要关注药物的局部刺激等情况。
牙龈和牙周炎症用药需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措施,对于特殊人群要格外谨慎用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