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性咽峡炎,其好发于夏秋季,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目前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的方法,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一、概述
病毒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头痛、肌痛等。目前,针对该疾病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的方法。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2-4天,常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咽痛明显,吞咽时加剧。检查可见咽峡部充血,数个至十数个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一般为4-6天,偶有延至2周者。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无皮疹。
三、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2.对症治疗:高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有疱疹者可局部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干扰素喷雾剂等。
四、用药提示
1.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人群: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该药副作用小,较为安全。
使用剂量:按体重一次10-15mg/kg,每4-6小时1次,1天最多4次,疗程不超过5天。
使用方法:口服。
注意事项:该药通过肾脏排泄,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该药能通过胎盘,妊娠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该药可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2.布洛芬:
适用人群: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该药退热平稳且持久,不良反应少。
使用剂量:按体重一次5-10mg/kg,每6小时1次,1天最多4次,疗程不超过5天。
使用方法:口服。
注意事项:该药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少数可引起转氨酶升高,故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该药可透过胎盘屏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五、特殊人群
1.儿童:
治疗:儿童感染后通常可在1-2周自愈,以对症治疗为主,当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
预防: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室内常通风,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2.孕妇:
治疗:如果症状不严重,建议多喝水,多休息,一般可自行恢复。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感染者,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3.老人:
治疗:老人感染后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六、预后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七、总结
病毒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