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原因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原因包括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局部原因有外伤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鼻炎症使鼻黏膜血管扩张充血或损伤出血、鼻中隔病变致黏膜易破裂出血、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致反复或大量出血;全身原因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致出血,急性发热性传染病致鼻黏膜充血干燥易出血,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致鼻出血。
1.外伤:鼻部受到外力撞击,如跌倒时鼻部着地、拳击等,可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挖鼻过深、剧烈擤鼻等也可能损伤鼻黏膜引起出血。儿童由于好奇易挖鼻,是儿童鼻出血常见的局部原因之一。
2.鼻炎症:
感染性炎症:急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血管扩张、充血,容易破裂出血。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鼻炎,鼻黏膜充血水肿,易出现鼻出血症状。
变应性炎症: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处于过敏状态,出现鼻痒、打喷嚏等症状,频繁打喷嚏和揉鼻等动作可能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
3.鼻中隔病变:鼻中隔偏曲时,凸面的黏膜较薄,空气流经此处时易受刺激,且黏膜张力较大,容易破裂出血;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也会因黏膜下血管暴露而引起出血。
4.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良性肿瘤如鼻腔血管瘤等,可因肿瘤组织血管丰富而反复出血;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等,肿瘤组织侵蚀周围血管,早期可出现涕中带血,晚期可导致较大量鼻出血。
全身原因
1.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血压升高时,鼻腔小动脉压力增高或发生破裂,从而引起鼻出血。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鼻出血的风险增加。例如,长期高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鼻黏膜血管易破裂出血。
动脉硬化:动脉壁弹性减退,脆性增加,当血压波动时,鼻黏膜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增加,鼻出血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
2.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易出现鼻出血,且出血不易止住。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鼻黏膜可自发性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患者因体内缺乏特定的凝血因子,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发生鼻出血,且出血往往较严重。维生素K缺乏也可导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引起鼻出血,这种情况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胃肠道吸收功能不良的人群中较常见。
3.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疟疾等,发热时鼻黏膜充血、干燥,血管脆性增加,易发生鼻出血。例如,流感流行期间,患者出现高热,鼻黏膜血管扩张,容易破裂出血。
4.其他全身性疾病:
肝肾功能异常:严重肝病患者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凝血机制障碍,都可能引起鼻出血。例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鼻出血症状。
内分泌失调:青春期少年的内分泌变化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容易鼻出血;女性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也易发生鼻出血,分娩后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鼻出血症状多可缓解。



